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秋收仪式办得很隆重。
延平县的领导班子都来了,隔壁县也来了人学习,还请了记者来拍照宣传。
苏梅到的时候举办秋收仪式的地方已经挤满了人,里三层外三层,还搭了台子,上面铺着红色的地毯,有人在上面表扬。
台子周围挂着彩带,台子旁边摆了桌子,上面放着茶桶,有志愿者给来宾倒茶。
苏梅到的时候现场已经十分热闹了。
陈平让人做了些吃的放在桌子上,分给愿意品尝的人。
有煎得两面金黄的豆渣饼,香香糯糯的土豆饼,茶香四溢的茶叶蛋。
“你们不要挤,一人可以领一份豆渣饼或者土豆饼,还有一个茶叶蛋,一人只能领一份。”
陈平站在凳子上,拿着喇叭喊话。
大家实在太热情了,把梅花农场的桌子围得水泄不通,茶叶蛋已经断货了,根本来不及煮。
本来陈平只想让大家尝尝梅花农场农产品的滋味,给农场宣传宣传。
没想到味道太好,所有吃食大受欢迎,第一批拿过来的茶叶蛋等被抢空了。
不得已下陈平只好限量,要不然按照他们这种抢法,农场的员工得累死,没看见煎豆渣饼的大妈铲子都要铲出火星子了。
陈平看大家排好了队伍才从凳子上下来。
“陈平。”
“老板你来了。”
陈平看见苏梅表情一亮,怎么觉得老板比起上次见面漂亮了很多?
“嗯,都准备好了吗?”
苏梅示意陈平去农场走走。
两人一起往农场大门走去,身后跟着徐婉婷和忠叔几人。
“老板,西林酒店的采购经理找了我好几次,希望加大咱们得合作,不只给京市的酒店供应蔬菜水果,还能给附近省份的西林酒店供应。”
“你看着办吧,农场能应付过来就行。”
“我和刘经理谈过了,他打算明年再开一家梅花蔬果店,如果这样的话西林酒店那边就顾不过来。”
“那就不管他们,当初签的合同只供应京市一家。”
苏梅发了话陈平就放心了。
他还以为老板和西林酒店有交情才会合作。
苏梅:“不用想那么多,我只是想给欧氏酒店添堵。”
几人去了草莓大棚。
“咱们的草莓长得特别好,植株比较高大,长势良好。”
草莓已经开出了白色的小花,苏梅蹲下身观察。
陈平在一旁介绍。
“再过一个月草莓就能上市了,咱们农场的草莓品种耐虫害,基本没有打药,国外叫这种叫有机农产品,咱们可以把这个卖点打出去。”
苏梅用手拨了拨草莓花。
“咱们农产的水果不愁卖,今年本来就没种多少,不用多做宣传,卖不出去就送。”
“我也是这样想的,走高端水果路线,绝不贱卖,咱们的水果口味不会差。对了,咱们是不是要给它取个名字?”
草莓苗是苏梅提供的,取名自然要问过苏梅的意思。
苏梅沉吟片刻说道:“不着急,等草莓长出来看看啥模样再说吧。”
她当然知道草莓是什么模样,可她不能说。
逛了一会儿就有人来叫他们,说领导都来了要请他们上台讲话。
苏梅嫌烦,不过割个水稻,搞得这么隆重做什么,浪费时间。
但是她不说。
徐婉婷也为她准备了一千多字的稿子,她看了一眼就扔了。
都是些假大空的套话。
延平县县长,县委书记,农业局局长按职位大小坐下。
苏梅的位置被安排在县委书记旁边。
“苏梅同志好久不见。”
延平县县委书记是个头发半白的和善老者,看见苏梅眼睛都给笑弯了,主动要和她握手。
“您好常书记。”
“苏梅同志可是做了件大好事,你主持组建的合作社可是带着我们延平县百姓共同致富,帮助几十户农民脱贫,我们作为延平县的父母官代替他们感谢你。”
“您言重了,大家合作共赢。”
苏梅不敢居功,表现的很谦虚,常书记更加满意了。
谦逊有礼,进退有度,谈吐得体,是个好孩子。
旁边的几人也来和苏梅搭话,你一句他一句不知不觉台上的县长发表完讲话,全场掌声雷动。
轮到苏梅的时候,她只对着台下的人说一句话。
“我希望大家能用心对待地里的庄稼,再好的种子也防不住懒汉,地里没人打理野草抢了庄稼的养分,你们地里的东西就是烂菜叶子。所以为了咱们合作社能长长久久经营下去,请大家务必用心对待自己的庄稼。”
这番话说到大家心坎里了。
他们这些人不就是看着种地翻身的吗?
有了钱就不能忘本,一定要把地给种好,种出更多更好的庄稼。
苏梅说得很简短,司仪一看这不行啊,要是都像苏梅这样她的采访怎么进行下去?
司仪上台子上拦人。
“苏总要不您再讲点?时间实在太短了。”
“我该讲的讲完了,你按正常流程走下去就行,不用在意我。”
“那咋成,你是今天的主角,和大家分享分享成功的经验。”
“没有什么经验,我的经历只适合自己,不适合别人。”
苏梅皱着眉头,看了看天色,“时间不早了,流程尽快走完,别耽误秋收。”
司仪就没见过这么不爱出风头的老板。
希望她遇见的大老板一个比一个爱装,爱现眼,恨不得向所有人吹嘘自己是怎么成功的。
“苏,苏总你别走啊。”
……
苏梅下了台,看了一眼台上,主持人在讲废话拖时间。
她和陈平沟通了一下。
陈平点点头,和县领导交涉了一番,致词环节取消,直接开始收割水稻。
司仪懵逼地下了台。
怎么回事,流程不是这样啊。
割个水稻还要剪彩放炮,形式主义作风,苏梅越看越烦躁,要不是不好中途有人刚才让她致词的时候就走了。
一群脱离群众的官员。
苏梅忍了又忍,终于把这个煞笔的秋收仪式忍结束了。
收割机开进稻田,等在田埂上的人提着蛇皮袋子跟在后面。
大家分工合作,很快就收割完一亩地。